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打造綠色傾心家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6日訊(通訊員 胡景明)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文章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更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堅持“人民至上”的需要。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就是黨行動的出發點和源動力。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我們呼吸的空氣,攝取的食物,都來自于大自然的供給,想要有千家萬戶的繁榮昌盛就離不開生態自然的欣欣向榮。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生態文明建設要扎穩“為民”根基,著眼環境修復和保護,讓人民群眾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喝上更干凈的水、吃上更放心的食物、生活在更宜居的環境中,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和田園風光。
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需要。從粗放式經營邁向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自然資源開發可以帶來即時的巨大效益,但是隨之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不僅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已無法再繼續承載和負荷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模式推動綠色發展大勢不可擋。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不斷降低碳排放、不斷減輕生態環境負擔,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順應時代大潮的需要。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中國在黃土高原栽下的一顆樹苗也可能為非洲干旱地區增加降雨。同呼吸,共命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人的責任。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貢獻。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