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婁底小組和省十三屆人大代表來冷水江調研 聚焦生態環境保護 推進綠色生態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日訊(通訊員 曹丹 段緒輝)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婁底小組和部分在婁的省十三屆人大代表一行二十余人來到冷水江市,就冷水江生態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婁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戴德清,婁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文安,冷水江市市委書記曾伯怡、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緯輝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沙塘灣、錫礦山街道等地,深入一線,對冷水江市環境保護現狀、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及環保設施建設運行情況進行現場調研。在大建煤礦北平井污水處理廠,調研組查看了該廠配套設施建設、運營、日處理能力、水質達標排放等情況。通過系統治理,大建煤礦礦井涌水實現達標排放,2021年12月通過省級核查。調研組指出,要強化項目監管和現場檢查,對關鍵環節、關鍵部位要嚴格把關,不斷提升污水處理水平,推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銻都環保有限公司,調研組詳細了解錫礦山地區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技術改造的項目背景、調試情況及運行現狀。項目自2020年9月正式啟動以來,團隊攻堅克難,進行了三次工藝技術迭代,最終形成了“中性中溫連續鹽析工藝”,該工藝被鑒定為砷堿渣處理技術的重大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調研組對企業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鼓勵企業繼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促進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污染防治能力,為當地生態環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現場,調研組實地查看了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情況。該項目打造出一個具有地質科研科普價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修復示范區,獲評湖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范例,并被國家自然資源部納入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受到推介。調研組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好礦山整治文章,走好礦山轉型道路,推動紅色文化、地質文化、工礦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激發經濟新活力。
市領導王建農、楊清、吳愛民、劉溫東陪同調研。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