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集中育秧 機械化耕種 助力穩產增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9日訊(通訊員 楊榮)4月18日,冷水江市禾青鎮社學里村的沃野阡陌間,一個個塑料大棚整齊林立,一塊塊平整的良田錯落有致,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迎風挺立,村民們正伏著身子開展浸種育秧的收尾工作,一幅靜謐的春耕農忙圖盡收眼底。
冷水江市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積極引導種植戶搶抓農時,并持續派出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水稻集中育秧技術,加大推廣集中育秧面積。該市市級早稻集中育秧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尖和禾青兩鎮,集中育秧面積達1.5萬畝。同時,按照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栽插時期、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指導服務的“五統一”模式,在三尖、禾青兩鎮建立了市級千畝雙季稻生產示范片,各相關鄉鎮街道都建立了1-3個百畝以上生產示范點,全市共建立生產示范片(點)22個,已培育發展種糧大戶150戶,保障全市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以前我只有一臺耕田機,耕種100多畝田差不多要半個月,現在政策好,補貼高,我買了三臺,現在一個禮拜就能耕完?!鄙鐚W里村種糧大戶易偉華高興地說道。稻田里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易偉華的合作社建設了大棚種植園區,引入了噴灌系統,日常的農機設備迎來了升級換代,插秧機、碾米機、烘干機等現代化農耕機器樣樣俱全。
為提升農作物種植效率,冷水江市積極落實惠農政策,大力推廣機械化播種,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著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優化種植結構,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供給保障能力;強化科技支撐和金融保障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設施農業和特色種植,打造產銷一體的全產業鏈條;保障春耕生產農資運輸暢通,多措并舉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該市“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