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青鎮:修復“小水源” 解決“大難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鄒娜妮 通訊員 李力
“村里三口山塘由于年久失修,都已經干了,我們有幾畝田由于缺水灌溉,這幾年水稻收成非常差?!苯?,冷水江市禾青鎮硐上村幾戶村民看著新修好的大塘山塘高興地說,“原本我們都想改種蔬菜了,感謝這次山塘清淤行動,解決了我們灌溉用水的大難題?,F在我們又重拾信心了,感覺今年能大獲豐收?!?
“小水源”——山塘承擔著農村防洪、抗旱、灌溉等功能,是重要水利設施。因建設時間早,后期修復少,禾青鎮轄區內許多山塘現在已經是淤泥多、庫容量小、水質不干凈,有些甚至已經逐漸枯竭,造成灌溉用水無法有效保障等弊病。為恢復小水源供水能力,4月以來,禾青鎮大力推進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工程,保障農田灌溉和糧食生產能力。
該鎮采取機械+人工的方式對轄區內15個山塘進行清淤,對塘堰內淤泥、砂石和垃圾進行全面徹底清理,清出來的淤泥做肥田處理,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同時,清理并硬化山塘壩岸和進出水渠。經過這一輪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工程建設后,全鎮將新增蓄水能力1.2萬立方米,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37畝,改造灌溉面積428畝。
經過清淤擴容增蓄后,“小水源”能充分發揮“海綿”作用,可有效應對水旱災害,提升區域防洪保安能力,解決農田灌溉難題。
責編:龔雅麗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