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退役軍人張鵬的桑梓創業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2日訊(通迅員 朱華美 李朝興)“回家鄉做農業生產,是我覺得很踏實的一件事,也是我想堅持做下去的一份事業?!苯衲瓴?4歲的退役軍人張鵬,一張充滿朝氣的臉龐,對未來的規劃卻非常堅定和執著,凸顯了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少有的一種成熟、穩重和干練。
1997年出生的張鵬,是一名退役軍人。服役期間,先后被評為優秀學兵、優秀士兵,多次受到部隊嘉獎。面對種種人生的選擇,他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創業,也沒有選擇回到企業里上班,而是回到生他、養他、育他的家鄉——冷水江市金竹山鎮麻溪村開始他的鄉村創業夢。2021年成立冷水江市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過系統學習、艱苦磨礪,開辟荒山,種植經果林,成立規模達四五百畝的農業生態園,成功實現了從一名退役軍人到農業小企業主的華麗轉變。
要創業,先學習。2016年9月,張鵬懷著振興農村經濟、回報社會、服務家鄉人民的創業夢想,來到湖南農業大學深造,系統地學習農業技術、開發和管理。作為人生的一次新的抉擇,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寒窗苦讀的三年里,刻苦地學習農業知識、管理和技術,虛心地向專家請教。從而比較系統地掌握果木種植、培育、經濟開發和經營等方面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眼界,為他日后回鄉創業的夢想積聚了一筆寶貴財富。
要創業,不但需要理論知識,也需要社會的實踐、市場的歷練和資金的積累。2019年,從湖南農大大專畢業后,張鵬又南下廣西桂林,與朋友一起創辦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置身于商海之中,他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創造了一年銷售芋頭30多萬斤、年收入120多萬元的好成績。這樣,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和市場經驗,也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離回鄉創業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曾經這里是一片荒山,被火燒過?!睆堸i指著山頭上已經種滿各種各樣果樹和景觀樹的地方告訴筆者。2021年,張鵬自籌資金160多萬元,在家鄉創立農業發展公司,拓寬通往荒山的路,將家鄉的荒山種滿綠油油的致富樹,并解決了當地村民30多人就業。
開山造林,植樹種果,張鵬是費一番功夫的,也吃了不少苦頭。一個24歲的小伙子,帶領村民,每天上山除草、挖坑、種樹,晴天雨天,風里水里,摸爬滾打,一天也沒歇過,成了一個活活的工作狂。按他的話說,除了睡覺,就是工作。
幾個月下來,皮膚黑了、人瘦了、手起泡了。母親心疼地問他:苦不苦?累不累?
“這些苦和軍旅生活比起來,算不了什么?!睆堸i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勞動讓我體魄更健壯,人更精神了”。
張鵬用一個軍人樂于吃苦的精神,詮釋軍人的頑強和堅毅,也打消了母親的顧慮。
目前,在張鵬的努力下,生態農業已初具規?!?0萬多株的觀景林,20多萬株經果樹已綠樹成蔭,1.5公里通往山上的公里已拓寬、硬化,相應的設施也已基本到位。
張鵬有一個宏偉構想,計劃再投入300多萬元,完善“樹成林、果成片,渠相通、路相連”的田園化格局,建立生態農業與農副加工共同發展,集生態農業、休閑采摘、旅游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莊,為建設美麗鄉村做出積極貢獻。
筆者想,來年當滿山的杜鵑花開、桃花紅了、李花白了的時候,這里,該是怎樣的春意盎然。桔子黃了、梨子熟了,滿山的果樹豐收了的時候,張鵬又該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這里所有的一切,不正就一個退役軍人踐行初心、成就夢想的見證嗎?
正如張鵬自己說的:“我在這里長大的,對這片土地有一份熱愛,而且現在村里環境好了,鄉村振興也搞得很好了,村里需要發展產業來帶動村民發家致富,我想為鄉村建設出一份自己的力?!?
創業才剛剛開始,今后的路還很長。也許在創業的路上,會有坎坷、會有荊棘,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相信張鵬會以軍人的頑強和執著,用軍人的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神和氣魄,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擁抱美好的明天。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有更多像張鵬這樣的青年,鄉村振興的道路一定會走得更寬廣。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