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bdhhd"><video id="bdhhd"></video></ruby>
        <ruby id="bdhhd"><table id="bdhhd"></table></ruby>
          <strong id="bdhhd"></strong>
          <strong id="bdhhd"></strong>
          <strong id="bdhhd"></strong>
            首頁 新湖南冷水江頻道 社會新聞 【紅日嶺觀潮?】輝煌七十五載 厚植愛國情懷

            【紅日嶺觀潮?】輝煌七十五載 厚植愛國情懷

            2024-10-19 11:16:12 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 鐘鼎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櫛風沐雨,75年砥礪前行。他們,是新中國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們的人生軌跡,緊依新中國脈搏跳動;他們的成長歷程,映照共和國繁榮昌盛。他們與共和國同齡、與新時代并進,譜寫出一曲動人的時代華章。

            姜雪琴:“八角紅樓”藏著我的紅色夢

            一名退休職工,卻自費20多萬元,修復“八角紅樓”。這背后,不僅因為“八角樓”是她曾經的家,更因為這座建于清嘉慶七年的院落,見證著一段蕩氣回腸的紅色故事。

            1949年10月2日,姜雪琴剛出生才幾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打響了解放錫礦山的戰斗,主戰場就在姜家屋后的勝利山上。當時,敵軍突然沖進姜家搶砸,襁褓中的姜雪琴命懸一線?!拔夷棠掏吹冒ミ弦宦暤沟亓?,他拿起刺刀,要把我們從地上挑起看是什么好東西。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候,解放軍的沖鋒號響了,解放軍來了,就這樣我就在國民黨反動派刺刀下得救了?!?交流中,姜雪琴和紅日君說起了這段難忘的歷史。

            正是勝利山的槍炮聲,給了姜雪琴新生的希望和幸福。在新中國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的她,始終不忘奶奶的囑托,牢記解放軍的救命之恩。為了“報恩”,姜雪琴成為了錫礦山紅色歷史的宣講人?!耙驗檎麄€錫礦山地區八九十歲以上的人,知道這個紅色故事的人很多都不在了。我再不加強這個方面的挖掘尋找,把這個紅色東西寫出來。有些紅色東西就會失傳?!泵鎸t日君的疑問,老人家一臉認真地回答。見證了錫礦山由“由灰轉綠”的生態巨變后,已經退休的姜雪琴開始四處奔走,她挖掘紅色故事,記錄下了解放軍在錫礦山的點點滴滴,用6年的退休工資共20多萬元修復了“八角紅樓”。她說:“我修八角紅樓,是紀念紅軍,解放軍在這里曾經戰斗過的地方。還想給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老一輩的流血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苯刂聊壳?,“八角紅樓”一共接待100余次各單位、學校的參觀活動,成為全市人民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場所。

            黃國泰:新中國教育發展的“見證人”

            與新中國同齡的黃國泰,是新中國教育事業的“見證人”“推動者”。23歲時,他第一次走進金竹山中心學校,迎接他的,是未完工的教學樓和雜草叢生的校園。簡陋的條件并未磨滅他教書育人的熱情。在教育的道路上,黃國泰一干就是37年。37年間,工資待遇節節攀升,教育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剛開始一個月28元錢,那個時候真的是非常拮據的,現在各個方面都好多了。用的是這個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啊,電腦啊,電視機什么都有?!?/p>

            時代在變,不變的是薪火相傳的信仰。1993年,黃國泰的大女兒從冷水江師范畢業,接過了他手中的火炬,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告訴女兒:“既然你走上了教師這個崗位,還是應該努力工作。要做一個無愧于心、無愧于人民的好教師?!薄盁o愧于心,無愧于人民?!边@是黃國泰執教生涯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對步入教育領域的女兒最大的期待。作為時代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黃國泰在歷史的長卷中鐫刻下了個人獨有的印記。這份歷程,也激勵著后來者更加奮勇向前。

            李謨大:扎根基層 譜寫動人華章

            1949年10月18日,李謨大出生在漣溪橋一個貧苦的家庭。19歲投身工作后,李謨大歷任生產隊會計、工業辦干部、司法辦干部等職務。1975年,26歲的李謨大光榮入黨。當時正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很長一段時間里,李謨大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每月33.5元的工資收入。

            1981年,李謨大被組織安排到原同興鄉漣溪村工作,擔任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同年10月底,湖南省委在華容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聽取“包干到戶”的經驗。1982年春天,全省正式推廣以“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李謨大干勁十足,帶領村干部起早貪黑地干,村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澳莻€八生產隊的李傳明,他深更半夜就到自己的責任地里去挖土,去種東西。挖完一塊土,勞作了大半夜才天亮?!闭f起“曾經的瘋狂”,李謨大臉上笑開了花。

            在漣溪村任期屆滿后,李謨大擔任了冷水江街道司法辦干部一職,并牽頭成立了法律服務所。任職期間,李謨大不斷提升自己,取得了法律服務執照。此后,他被安排到原楓樹坳居委會擔任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利用自身法律專業技能,他化解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增加村集體收入,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擁護?!懊卦E是跟老百姓多溝通、多談心,多將心比心想一想 。上半夜替自己想,下半夜替別人想?!睒闼氐脑捳Z,包裹著一顆為民服務的心。2005年,李謨大在原建新居委會退休。退休后,組織又安排他繼續留任一屆居委會主任,通過“老帶新”,助力后備力量快速成長。

            紅日君了解到,在冷水江融媒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報道《我與共和國同齡》節目中,我們還認識了三尖鎮光明村老支書劉光榮,把錫礦山視作“第二故鄉”的原錫礦山北礦總工程師丁代孝,以及將青春獻給交管事業的胡孝廉……他們不僅是時代的見證者,更是精神的傳承者。

            劉光榮

            丁代孝

            胡孝廉

            生活日新月異,有一股力量卻始終如一,那就是與共和國同齡的老黨員對黨的堅定信仰與無私奉獻!他們的故事在冷水江融媒全平臺一經播出,迅速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廣大網友紛紛表示被這些老黨員的事跡所感動,對他們的精神表示由衷地敬佩。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平臺瀏覽量、轉發量、點贊量持續增加。國慶期間,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湖南衛視新聞視頻號也轉發刊播了他們的故事,再次擴大了其社會影響力。

            寫在最后:

            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

            75年,他們與新中國心連心

            為國家、為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

            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

            讓“世界銻都”煥然新生

            如今的冷水江

            經濟發展蒸蒸日上

            民生事業穩步推進

            文化領域繁榮昌盛

            生態治理成效顯著

            ……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75年,行動是最好的答案

            付出,是最浪漫的告白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

            返回頂部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二_精品国产中国久久_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1. <ruby id="bdhhd"><video id="bdhhd"></video></ruby>
                <ruby id="bdhhd"><table id="bdhhd"></table></ruby>
                  <strong id="bdhhd"></strong>
                  <strong id="bdhhd"></strong>
                  <strong id="bdhhd"></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