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 “幫扶車間”帶動1300余名農村勞動力就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2日訊(通訊員 盧英芝 潘娜)記者從冷水江市就業服務中心獲悉,今年以來,該中心通過場地補貼、交通物流補貼、就業培訓補貼、創業補貼以及基礎性就業扶貧等一系列政策,全力支持就業“幫扶車間”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和脫貧人口的增收,成功地將就業“幫扶車間”打造成了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東升服裝廠:最早掛牌的“幫扶車間”先行者
坐落于禾青鎮黃泥村脫貧人口集中安置點的東升服裝廠是最早一批掛牌“幫扶車間”的企業。這家由市委、市政府引進的服裝廠,不僅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還為他們提供了學習技能、提升自我的機會。
廠主易曉云表示,服裝廠現有約60位員工,其中12位來自脫貧安置點。在這里,有從月入萬元的“玩具專家”,也有收入2000多元的保安,一些安置點的員工月工資能達到5000多元,為脫貧人口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障,有效阻斷了脫貧人口返貧。
蘇暑明的玩具廠:低谷到崛起的“幫扶車間”轉型示范
鐸山鎮巖口村的蘇暑明,五年前還面臨著企業破產的困境,但憑借堅持和政府的好政策,如今已經成為九家玩具企業的老總。蘇署明在市內有六家廠,其中四個屬于“幫扶車間”。這些車間不僅實現了收入的大幅增長,還為300多名員工提供了就業機會,其中脫貧人口60余名。
蘇署明表示:“政府提供的水電補助、交通物流補助、新廠建設一次性補貼,給我的廠帶來很多幫助,而穩崗補貼我是直接發給當事人了?!?/span>
福春玩具廠:享受“幫扶車間”紅利的盈利典型
在布溪施茶社區的冷水江市福春玩具廠里,老板曹勝春分享了他的成功故事,得益于人社部門的各項優惠政策,這兩年她的兩家廠的盈利都大幅度增長,50多名員工,其中脫貧人口占到近三成。鄉親們不僅在車間里找到了工作,還通過勤勞的雙手實現了增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目前,曹勝春在新化溫塘老家又發展了兩家加盟廠,從她手里接單生產毛絨玩具,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
冷水江市就業服務中心通過幫扶車間政策,累計安置了430多名脫貧人口就近就業,有效防止了返貧現象的發生。目前,已認定47家就業幫扶車間,帶動1300余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玩具生產、服裝制造等工作,月均收入達到2000余元。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