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早稻損失晚稻補 顆粒歸倉保豐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31日訊 連日來,冷水江市1.83萬畝晚稻漸次成熟,為確保及時收割,冷水江市積極調度30多臺收割機參與作業,預計月底可實現顆粒歸倉。
在三尖鎮連巖村雙季稻核心產區連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顆粒飽滿。種糧大戶王紅姣正操縱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在稻田中,一串串稻穗被齒輪快速卷入“腹中”,收割、脫粒、粉碎稻稈等工序一氣呵成。
三尖鎮種糧大戶 王紅姣:“我們合作社有3臺收割機,因為天氣的原因,便到附近的合作社調2臺過來,盡量在這個月底把所有的晚稻1200畝全部收完?!?/p>
受汛期影響,今年6月,冷水江市多地遭受暴雨侵襲,大量農田被淹,早稻受災面積達0.8萬畝。政府部門迅速行動,組織專業人員清淤清沙,清理渠道,并積極指導育秧補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種糧戶損失。
三尖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李亮:“組織專業人員開展稻田清淤清沙大概1000余畝,渠道清淤一兩千米,指導糧食作物育秧和補種,確保晚稻增收增產?!?/p>
今年,冷水江市共種植晚稻1.83萬畝,為了確保晚稻顆粒歸倉,冷水江市將全市產糧鄉鎮劃分為6個片區,每個片區組織一至兩個“搶收隊”,統籌組織全市各地的30多臺收割機,有計劃地開展跨區收割作業,集中力量進行搶收。
市畜牧水產和農機事務中心副主任 張關鍵:“充分發揮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的主力軍作用,參與晚稻搶收,通過機收減損技術培訓,烘干設備調收,確保晚稻顆粒歸倉?!?/p>
責編:周曉明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