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共和國同齡(四)李謨大:扎根基層 譜寫動人華章
新冷水江9月27日訊(段姝 文燦)七十五載風華盛,輝煌中國啟新程。與共和國同齡的李謨大,扎根基層數十年,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與變遷,體會了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大變樣,用堅守、努力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樸素平凡卻又精彩動人的華章。
上午九點,退休19年的老黨員李謨大準時來到冷水江街道建新社區,參加社區黨支部每月定期組織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一個半小時的議程里,李謨大深入參與社區重大事項的商議,認真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等相關事宜,并就社區日常工作的開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老黨員李謨大說:“我一個老黨員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只要是社區有什么事,我都去參加,年輕人要上進,我們要扶年輕人一把,讓他加入到我們這組織里面來,讓共產黨的組織越來越擴大?!?/p>
飽含激情的心,與其人生履歷密切相關。1949年10月18日,李謨大出生在漣溪橋一個貧苦的家庭。19歲投身工作后,李謨大歷任生產隊會計、工業辦干部、司法辦干部等職務,1975年,26歲的李謨大光榮入黨。當時正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很長一段時間里,李謨大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每月33.5元的工資收入。由于生產隊糧食產量有限,分配到的糧食僅能滿足家人半年的需求,全家人不得不以紅薯或其他雜糧為食。
老黨員李謨大說:“計劃經濟是我們社會主義的一種制度,在物資緊缺的時候,我印象最深了,一塊豆腐都要發票,我們是農村的,能夠弄張豆腐票買塊豆腐吃,都是高興的?!?/p>
1981年,李謨大被組織安排到原同興鄉漣溪村工作,擔任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同年10月底,湖南省委在華容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聽取“包干到戶”的經驗。1982年春天,全省正式推廣以“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李謨大干勁十足,帶領村干部起早貪黑地干,村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有效解決了溫飽問題。
老黨員李謨大說:“八生產隊的李傳明,我印象最深,深更半夜就到自己的責任地里 去挖土,去種東西,挖完一塊土,勞作了大半夜才天亮,老百姓那個時候積極到這種地步?!?nbsp;
在漣溪村任期屆滿后,李謨大擔任了冷水江街道司法辦干部一職,并牽頭成立了法律服務所。任職期間,李謨大以函授學習的方式參加原中國軍地兩用人才大學大專部法律專業學習,取得了法律服務執照。正當李謨大以為自己會在法律服務領域大施拳腳時,組織再次安排他去原楓樹坳居委會擔任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上任時,該居委會當時社情民意復雜,信訪矛盾突出。李謨大充分利用自身法律專業技能,在化解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增加村集體收入等方面下功夫,得到了村民的擁護。換屆時,李謨大連選連任,一干就是8年。
老黨員李謨大說:“那個時候沒有公交車,有也坐不起,那個砂石路晴天是一身灰,雨天是一身泥,全部是石頭,有時候工作忙起來了要深更半夜?!?/p>
后來,李謨大來到了離家較近的原建新居委會任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他深深感受到,唯有扎根基層,與群眾心連心、面對面,才能在廣闊的基層天地里,譜寫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青春、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壯麗華章。
老黨員李謨大說:“秘訣是跟老百姓多溝通、多談心、多將心比心想一想,上半夜替自己想,下半夜替別人想,中國的法律其實法理法理,先講理,要講道理再講法?!?/p>
2005年,李謨大在原建新居委會退休。退休后,組織又安排他繼續留任一屆居委會主任,通過“老帶新”,助力后備力量快速成長,直到2008年才正式卸任。75載春秋,李謨大見證了冷水江從傳統農村“鎮”到現代宜居“城”的蛻變。
老黨員李謨大說:“這整個漣溪橋垅里,以前就這兩棟老房子,現在都是住房林立,像我這樣一個普通家庭能有3臺小汽車,我做夢都沒想到?!?nbsp;
變化日新月異,有一股力量卻始終如一,那就是與共和國同齡的老黨員對黨的堅定信仰與無私奉獻。他們不僅是時代的見證者,更是精神的傳承者,以李謨大為代表的老黨員們,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激勵著后來者不斷前行,奮力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老黨員李謨大說:“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一個公民,希望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祖國統一,寶島臺灣回歸國家,這是我最大的心愿?!?/p>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