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礦山安全填埋超1.6萬噸砷堿渣
新冷水江7月8日訊(曹丹)自錫礦山地區歷史遺留砷堿渣無害化處理配套填埋場項目投產運行以來,市開源環保有限公司累計安全填埋高砷渣、低砷渣超1.6萬噸,預計在2028年實現錫礦山歷史遺留砷堿渣處置清零目標。
在錫礦山柔性填埋場,一批經銻都環保公司無害化處理的低砷渣,在暫存庫內穩定固化一周后,被工作人員安全填埋。
柔性填埋場組長劉霞輝說:“我們的規劃是9年填滿,這個容量是達到了11萬方,它這個和蒙古包一樣的,這里還要填五六米高?!?/p>
砷堿渣是在銻精煉過程中,產生的易溶于水、有劇毒的危險廢物。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是難以解決的“世界性難題”。2020年,在省發改委協調下,湖南黃金集團承擔起錫礦山砷堿渣安全處置重任,將舊處理線改造為2萬噸/年的砷堿渣無害化處理生產線。同期,我市配套建設了剛性(第一期)和柔性填埋場,分別貯存經無害化處理后的高砷渣和低砷渣。
市開源環保有限公司生產運營部部長龔思懿說:“以前的砷堿渣是就地掩埋,現在把它們都收集起來之后,那些土地、礦山,都沒有砷堿渣了,就不會對那些地表水進行污染?!?/p>
砷堿渣的安全填埋,是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至關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但無害化處理僅僅是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并不能徹底根治環保問題。為更好保護錫礦山地區生態環境修復成果,各級政府部門精心組織,湖南黃金集團項目團隊聯合中南大學、省環科院等單位持續開展砷堿渣資源化利用的研究。經過多次技術迭代,于2021年底成功攻破砷堿渣處置難題,實現了對“毒物”砷堿渣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市開源環保有限公司生產運營部部長龔思懿說:“我們(冷水江)的柔性火法協同已經成功了,我們的剛性渣還有一種綜合利用裝置,在進行技術的調試,制完成了,剛性渣也一樣地能夠全部消滅?!?/p>
如今,砷堿渣已經變廢為寶。通過最新工藝分離提煉出來的單質砷,可作為半導體的原材料,廣泛用于激光器、高速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等生產。后續,兩個填埋場仍可以利用起來,填埋其他物質,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