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刊發長篇通訊 點贊錫礦山“砷堿渣”處理典型成果
新冷水江5月30日訊(鐘鼎文)今天出版的《湖南日報》在要聞版刊發長篇通訊《推動環保新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對錫礦山“砷堿渣”處理從無害化向資源化發展這一典型成果進行了深入報道。
文章說,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是難以解決的世界性環保問題。此前國內外用傳統火法、固化填埋等方式,難以從根本上“馴服”。堆積成山的砷堿渣,使錫礦山地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帶來安全隱患與環境風險。
國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砷堿渣處置工作,有關領導多次趕赴現場調研或作出批示指示。婁底市、冷水江市兩級黨委政府積極承擔屬地主體責任,先后制定出臺相關文件;主要負責人多次現場調度解決重點問題,高位推動,加快推進砷堿渣處理。
同時,在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砷堿渣”處置車間。在該車間,砷堿渣先經破碎球磨、溶解、中溫浸出,然后再進行連續鹽析、砷堿高效分離,將砷堿渣的砷轉變為單質砷及其化合物,取代剛性填埋。過程中,廢堿還可以生成碳酸氫鈉,實現堿的資源化利用,實現二次效益。目前,生產線每天可處理砷堿渣60噸左右。截至5月上旬,已經累計處理砷堿渣2.5萬余噸。真正做到了“變廢為寶”。
目前,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已跟國內砷加工的知名企業進行了多輪對接。冷水江市也在積極招商引資,力爭打造含砷新材料產業鏈,努力將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形成的新技術轉化為區域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